『更具韧性的社区复原力』“人民城市大课堂”暨南西实践基地“规划进社区”活动在绿房子举行-上海交通大学

新闻资讯 / News & Events

新闻资讯/ 『更具韧性的社区复原力』“人民城市大课堂”暨南西实践基地“规划进社区”活动在绿房子举行

『更具韧性的社区复原力』“人民城市大课堂”暨南西实践基地“规划进社区”活动在绿房子举行

2024-05-16 15:29

      2024年4月26日,由上海市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西路街道、静安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举办的“人民城市大课堂”专题培训暨上海静安•南京西路街道社区规划实践基地“规划进社区”活动在绿房子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更具韧性的社区复原力”为主题,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骆悰主持,特邀格吾景观创始人顾济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干靓、南京西路街道社区规划实践基地规划师刘雨佳,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可持续生态设计中心王玲老师参与并做主题演讲。社区居民和来自静安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静安区生态环境局、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静安区团委、南京西路街道、南西功能区青工委的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同步线上直播。

      在设计师和社区责任规划师的带领下,与会人员结合交流内容,参观了绿房子生境花园。正值春日,大家放慢脚步,真切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场景。

  
1

   从“大金更”到“绿房子——生境花园营造小记

                                        图片

顾济荣

  绿房子生境花园设计师、格吾景观创始人

      顾济荣分享了大金更、长虹、绿房子三个生境花园的营造设计,发现良好的社区生境空间对于生物多样性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多重帮助。作为城市中的生态踏脚石,生境花园兼顾了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所需的地域环境的营造,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游玩休息的场所,对于城市、城市中的居民以及城市中栖息的各种生物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大金更小区,设计师将社区角落里较为安静的空间改造为生境花园,并设置了从公共活动主导到动物栖息地主导的由动到静的空间序列。在长宁虹旭生境花园,针对场地现状乔木生长较好但中下层植物缺乏的状况,设计师进行了植物种类的丰富和进一步的功能分区。在绿房子生境花园,设计师面对兼容日常办公功能的空间需求,通过综合设置休憩空间的方式强化人与自然的衔接。
                         图片

图片

图片

依次为大金更小区生境花园、长宁虹旭生境花园、绿房子生境花园


   2

      身边的自然 ——校园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


                                               图片

                 干靓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感知”分实验中心(Bio-CPU Lab)主任

      干靓以同济大学校园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项目为例,分享了如何让参与人员了解身边的自然丰富度以及如何在社区开展身边的生物多样性调研,为后续参与式设计打下基础。这样的技术方法可以向社会普及,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共同开展生物多样性友好的社区建设。

       城市空间不是野生动物生存的“沙漠”,也可以成为人与其他生灵“共栖”的家园。在同济大学,通过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鸟类月调”,红外相机监测和声纹监测,“野生动物在哪里”公民科学数据众筹,鸟撞、鸟巢和物候专题调查等方式,形成调研报告、动物地图,针对部分动物进行重点跟踪,基于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需求,提出了构建生物友好型校园的校园环境优化目标。


 

图片

                                            图片

图片

 依次为同济大学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基于监测提出对校园的生物友好策略、精灵守望者app

3
共同营造我们的绿色生态社区


                                                                     图片                                                                                
 刘雨佳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分院规划师,南京西路街道社区规划团队成员、第二网格片区对口社区规划师 


      刘雨佳介绍了南西街道社区规划中,在有限的空间中挖潜生态空间、提高生态空间的生态效应、进而利用高品质的生态空间反哺社区的“三个步骤”,其最终目标是营造社区与生态彼此受益的合作状态。

       社区规划师首先回顾了南西街道社区的历史背景,梳理了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社区如今面临的环境挑战,并提出通过在平面与立面补充绿色空间促进空间共享等方式提高生态效应。其次介绍了栖居在南西街道社区的主要动物和其活动特征,并建议在动物活动的重点地区打造生境花园。最后阐述了更加生态的社区应如何通过通风、遮阴、净化空气等方式改善微气候。


图片
   
图片
图片

          依次为社区生物多样性友好策略、挖掘潜力绿色空间、社区夏季热点优化策略


 
4
气候变化下的健康韧性社区

图片
 王玲

上海交通大学可持续生态设计中心老师

      王玲提出地球正在经历着气候变化,从山火频发、土壤退化、夏季极端炎热、植物遭受热害、厄尔尼诺现象频发,海平面上升等挑战威胁着全球人类的生存空间,但庆幸的是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抵御气候变化的环境需要社区居民共同塑造,建设健康、韧性社区将成为气候变化下的保护伞。

      在日常生活中,过度使用电力、使用塑料制品、非必要使用机动车、食物浪费等都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对此,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从细节做起,改变对气候产生影响的生活习惯。通过分享纽约酷凉邻里计划、深圳梅丰社区公园、上海长宁虹旭生境花园等不同案例,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即刻行动起来,通过社区环境共建提高社区面对气候变化的韧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依次为健康六要素、韧性社区定义、韧性健康社区



5
主持人总结

图片

骆悰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静安区人大代表

      生境花园营造不仅体现出对生物多样性的友好,也将助力让人们所生活的城市环境更美好。校园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让我们认识到在如此高密度建设的城市中营造生境友好,不仅助益城市韧性,同样有助于人们心理健康韧性。共同营造我们的绿色生态社区强调了在南京西路街道这样空间资源紧张的区域,既要“无中生有”还要“妙手生花”,为我们的社区增添更多更丰富的生态空间。候变化下的健康韧性社区提醒我们曾经的极端气候逐渐变成常态,建设健康韧性的社区环境更加急迫。

      今天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虽然时间不长,但相信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的过去,我们唱过《上海长高了》这首歌,高楼大厦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象征,如今,我们对“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设更加绿色低碳和更具韧性社区的重要意义;这方面,需要今天在座的管理部门、社区居民、学者专家、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大家持续协作努力,共同营造健康韧性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图片


参会嘉宾合影

图片
绿房子生境花园设计师带领大家参观讲解
图片
南京西路街道社区规划师带领大家参观讲解


上海静安•南京西路街道
社区规划实践基地

图片

       2023年,市规划院联合南京西路街道共同开展社区规划编制,确立社区发展四大目标“更显包容的公共生活平台、更具品质的活力空间与出行、更显魅力的人文环境营造、更具韧性的社区复原力”。2024年,上海静安•南京西路街道社区规划实践基地将开展一系列“规划进社区”活动,第一期活动结合“人民城市大课堂”以“更具韧性的社区复原力”为主题,向社区传导韧性理念,面向广大居民,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免责声明】本文章来源于:
https://mp.weixin.qq.com/s/q240YcTbNgyF0eM6vKzDYw

上一篇: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协同与优化治理论坛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年度研讨会成功举办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