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生态设计中心2023年秋第二次学术沙龙与分享回顾:国际合作教学及气候变化应对-上海交通大学

新闻资讯 / News & Events

新闻资讯/ 可持续生态设计中心2023年秋第二次学术沙龙与分享回顾:国际合作教学及气候变化应对

可持续生态设计中心2023年秋第二次学术沙龙与分享回顾:国际合作教学及气候变化应对

2023-10-19 09:34

1011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可持续生态设计中心在建工楼305举行了第二次学术沙龙,本次学术沙龙,探讨了国际合作教学和研究模式,同时研讨了气候变化下风险感知、生态系统服务演变及脆弱性评估等热点问题。

首先车生泉教授强调了学术沙龙的重要性。学术交流可以激发创新思维,通过听取其他人的观点和想法,受到启发,产生新的研究问题和方法。学术交流是知识传播和分享的关键途径,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发现、见解和研究成果,帮助其他人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最重要的是,学术交流可以快速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帮助学生步入学术道路。

王玲副教授介绍了澳洲国际联合项目的开展情况。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启动·通全球课堂计划,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新模式,引入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全球课堂新理念,2023年秋季王老师领衔的国际课程入选新一轮·通全球课堂计划共建课程子项目,并选择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作为课堂开展的活动对象。于今年9.29——10.6号,王老师带领9MLA的学生前往澳大利亚交流学习,在墨尔本市政厅进行了汇报,并且与墨尔本理工大学的学生进行了联合设计。师生围绕气候变化应对与设计的国际合作教学与研究可能性进行研讨。

 

李强博士后首先对中国-保加利亚乡村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适应性治理国际联合实验室的构成及研究内容进行介绍,然后介绍了他在乡村气候变化脆弱性、气候风险感知空间差异和暴雨洪涝风险感知的研究成果,他基于对网络评论的语义分析,挖掘人们对气候变化灾害感知的地理分布规律。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这个方向的研究思路,还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改进方式和新的研究方向。

吴昊博士给同学们分享了他在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化和情景模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他在气候变化及城市化双重影响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格局演变及权衡方面的模型构建经验和阶段性成果。

    最后硕士研究生江美仪分享了她在上海昼夜热脆弱性评估及优化对策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上海热脆弱在城乡梯度上差异及昼夜变化,同时分析了局地气候分区对热脆弱的影响,提出了空间优化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可持续生态设计https://ecoplan.sjtu.edu.cn/)成立于2018年,是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交叉性设计研究平台之一,中心以生态文明为指导,以生态科技和生态人文相融合为手段,以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健康、气候变化应对与适应为目标,构建学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实践的公共平台;在长三角生态系统一体化治理、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城市绿地生态与人居健康、海绵城市、滨水空间生态服务功能、乡村生态健康与休闲产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系列成果,为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获得省部级奖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项,出版专著30本,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40余项,承担重大规划设计类项目30余项。

 

上一篇:转发:综述“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pollution control” | 下一篇:可持续生态设计中心2023年秋第三次学术沙龙与分享回顾:城市亲生物设计、乡村气候脆弱评估及中国-保加利亚气候变化与乡村振兴论坛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