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生态设计中心成立于2018年,是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交叉性设计研究平台之一,中心以生态文明为指导,以生态科技和生态人文相融合为手段,以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构建学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实践的公共平台;在长三角生态系统一体化治理、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城市绿地生态与人居健康、海绵城市、滨水空间生态服务功能、乡村生态健康与休闲产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系列成果,为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包含可持续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国土空间生态规划与修复设计、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可持续环境与健康设计。
城市植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及其景观多尺度筛选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本研究将利用长时间序列和多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遥感反演、GIS空间插值、实地调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城市地区植物物种的时空分布,以及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历史、景观类型及其环境要素等信息,对假说进行验证,并探讨多尺度水平上城市景观功能单元的时空格局动态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城市人口死亡率与城市景观格局的多尺度关系研究(3197148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理解城市景观与人口健康的关系提供理论支持,为城市景观格局优化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最终达到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城市生态安全的目的。
社区绿地空间生态化优化设计与管理技术集成与示范为上海绿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作用,促进上海市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人居生态环境,相关的研究成果示范推广应用对未来上海绿地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论文清单[1] Changkun Xie, Shize Cai, Bingqin Yu, Lubing Yan, Anze Liang, Shengquan Che,The effects of tree root density on water infiltration in urban soil based on a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in Shanghai, China,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020,50, 126648,
书籍清单[1] 《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分析与生态规划——以上海市市为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上海世博区域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 [3] 《城市生态型绿地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9
获奖1. 环境功能型绿地营建和养管技术研究和示范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20172. 上海市公共开敞空间体系和休闲活动网络研究,上海2040战略专题研究成果奖三等奖,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20163. 城市林荫道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上海市绿化市容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上海市绿
专利清单[1] 车生泉,谢长坤,阚丽艳,李鑫,龙学文,庞雯,夏蕴强. 一种可控微量颗粒物加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 上海市:CN107469728B,2020-08-14.[2] 车生泉,谢长坤,阚丽艳,李鑫,陈丹,于冰沁. 一种植物滞尘机理研究的风洞模拟装置及操作方法[P]. 上海市:CN107561217B,2020-08-14.[3] 龙学文,陈丹,车生泉.基于GVT的公园游憩偏好分析及管理
2023年11月17日,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协同与优化治理论坛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年度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大楼417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结合《城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技术》项目年度研讨会,重点聚焦城市遥感分析、土地覆盖变化监测、社会-生态格局演变及生态空间规划治理展开探讨。
11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可持续生态设计中心在建工楼401举行了第五次学术沙龙,本次学术沙龙研讨了健康福祉导向型下的生态型绿地研究、欧洲气候变化风险感知研究进展等内容,并对课题中心成员的周内计划进行复盘。